深圳网球公开赛第一天,在女单首轮比赛中,中国“金花”彭帅在于克普利斯科娃的比赛中一度拿到赛点,却遭对手逆转,最终在决胜盘因伤(腿抽筋)退赛,无缘次轮。
中国小花王欣瑜也在领先莎拉波娃后因伤退赛。
以上两位运动员在比赛成绩和养伤的选择中,都选择了后者。别看她们都放弃了比赛,实则她们是在为自己负责。因为伤病和比赛息息相关,可谓是相辅相成。
在平时训练中,运动员受伤后第一反应则是一个字“忍”。追究其缘由那必定是教练、国家施加的压力。毕竟中国人对体育观念深入骨髓的就是为国争光、振兴中华,打一场比赛跟打仗除了不流大量的血之外没什么差别。有伤无法言语,其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运动员本身。为什么?有伤忍在心中,训练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达不到效果就要遭受教练及领导的批评,若是拿伤出来说话,大家都认为是在找借口,殊不知是没有进行系统性养伤,伤口上继续“撒盐”而导致的后果。大多数运动员在与教练和领导沟通无果后,便隐藏了伤病,继续带伤训练。
平时训练中就应该注重小伤,比如拉伤、腿抽筋、大重量训练后造成的乳酸堆积反应迟迟不退等等。国外球星,著名男子网球运动员纳达尔因左大腿有些拉伤而听从医生的建议退出布里斯班公开赛的争夺。为何他不选择比赛呢?自己已经赚够钱不在乎这一场比赛吗?并不是,他选择听从医生的建议并爱护自己的身体。
但由于每一个教练都是从运动员转型而来,所以伤病在他们眼里是“家常菜”,且他们的身上也是伤痕累累。如何科学系统地进行训练及看待伤病是他们所欠缺的。一味地因为要打出赛绩而强迫运动员不顾伤痛猛练,结果也只是雪上加霜罢了。